2022年西安市地区生产总值(GDP)11486.51亿元,比去年增长4.4%
近日,市统计局发布2022年西安市经济运行情况。2022,面对疫情防控等多重因素影响,西安经济承压稳健恢复,回稳向好态势不断巩固,表现出了强劲的发展潜力。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2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11486.51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4%,较前三季度提高0.4个百分点,较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23.58亿元,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4071.56亿元,增长10.7%;第三产业增加值7091.37亿元,增长1.3%。
于西安而言,“工业强市”是近年来西安持续贯彻的发展战略之一,从产业角度来看,城市的工业实力是支撑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点。
2022年,西安聚焦产业强市目标,狠抓支柱产业壮大和产业链水平提升,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光伏产业链加速壮大,先进制造业成为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器。规模以上先进制造业产值增速保持在20%以上。
新增3户产值超百亿企业,新能源汽车产量倍增,占全国份额超过14%,比上年提升6.8个百分点。先进制造业对经济增长贡献加码,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9.2%,比上年提升1.8个百分点。
2022年西安第三产业的增速仅为1.3%,而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增速分别为3.7%、10.7%。第三产业在西安经济占比达到了六成,但受到疫情影响增速低迷,成为2022年西安经济影响最大的因素之一。
2023年西安旅游服务业已逐步恢复,2023年大家将会看到西安第三产业的飞速补涨。
01
全市各产业飞速发展
01
农业经济总体平稳,粮食产量连年丰收
全年全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3.8%。粮食总产量140.41万吨,连续3年稳定在140万吨以上。蔬菜产量364.82万吨,增长0.6%。园林水果产量104.46万吨,增长3.4%。肉类产量5.10万吨,增长3.6%,其中,猪肉产量3.72万吨,增长9.3%。年末猪存栏增长2.2%,全年猪出栏增长8.7%。
02
工业持续快增,装备制造业支撑有力
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3.9%,较前三季度提高0.5个百分点,较上年提高8.2个百分点。
从行业看,装备制造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29.2%,高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速5.8个百分点。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总产值增长12.6%,汽车制造业总产值增长55.1%,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总产值增长41.7%,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总产值增长20.3%。
从规模看,大型企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32.8%,中型企业总产值增长13.5%,小型企业总产值扭负增长0.6%。
从产品看,新兴产品产量增长强劲。新能源汽车产量比上年增长2.8倍,3D打印设备产量增长76.0%,单晶硅产量增长1.3倍,集成电路圆片产量增长67.8%,移动通信基站设备产量增长1.7倍。
03
建筑业规模扩大,新签合同额增势良好
全年全市资质内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6001.23亿元,比上年增长11.0%,较上年提高5.4个百分点。其中,特级企业建筑业产值占总产值比重46.5%,增长9.6%。资质内建筑企业本年新签合同额9186.43亿元,增长12.2%。
04
服务业延续恢复,现代服务业发展较好
全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3%。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增加值分别增长8.6%和6.5%。1—11月,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3246.26亿元,同比增长5.3%。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卫生和社会工作营业收入分别增长11.9%、12.2%和24.7%。
05
固定资产投资稳步上行,工业投资带动明显
全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增长10.5%,较前三季度提高1.7个百分点,较上年提高22.1个百分点。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比上年下降20.5%,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6.0%,第三产业投资增长7.8%。
分领域看,工业投资持续快增,比上年增长25.5%,快于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速15.0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17.9%。基础设施投资增长0.7%。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6.5%。民间投资下降1.2%。
06
市场销售不断修复,网上零售增长较快
全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42.11亿元,比上年下降5.2%,降幅较前三季度收窄1.1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消费品零售额2438.47亿元,下降3.5%,降幅收窄1.8个百分点。
从消费类型看,限额以上单位中,商品零售2335.33亿元,比上年下降2.9%;餐饮收入103.14亿元,下降14.4%。
从商品类别看,限额以上单位中,21类商品中12类零售额较前三季度回升。粮油、食品类,新能源汽车,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中西药品类零售额分别增长0.4%、108.3%、2.9%、4.6%和7.4%。
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759.46亿元,比上年增长10.1%,较前三季度提高4.7个百分点。占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的31.1%,较上年提升4.1个百分点。
07
进出口持平略增,外贸结构不断优化
全年全市进出口总值4474.1亿元,比上年增长0.8%。其中,出口总值2801.5亿元,增长17.3%;进口总值1672.6亿元,下降18.4%。一般贸易进出口占进出口总值的比重为32.0%,较上年提高8.0个百分点。
08
金融市场平稳运行,存贷款余额量级提升
12月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31428.29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2.0%;较年初新增3369.26亿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32053.67亿元,增长10.1%;较年初新增2929.67亿元。
09
消费价格温和上涨,食品价格涨幅高于非食品价格
全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2%,涨幅较前三季度回落0.4个百分点。分类别看,食品烟酒价格上涨3.2%,衣着价格上涨2.3%,居住价格上涨0.7%,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0.8%,交通通信价格上涨3.3%,教育文化娱乐价格上涨4.2%,医疗保健价格持平,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1.4%。12月,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9%,环比上涨0.1%。其中,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3%,非食品类价格上涨0.8%。
02
2022年西安经济稳步回升 蓄势向好
市统计局对我市经济运行情况进行了解读。总的来看,在全市上下拼搏努力下,全市经济承压稳进、回升向好,展现出了较强韧性和较大潜力。
经济增速加快提升
沉着应对多轮疫情等超预期因素影响,扎实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政策措施,经济稳步恢复、逐季向好,增长反超全国全省。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全年GDP分别增长2.8%、2.9%、4.0%和4.4%,增速上半年超过全国,全年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全省1.4和0.1个百分点,居副省级城市第一方阵。经济总量达到1.15万亿元,继2020年突破万亿之后,又跃上了新的台阶。
先进制造加固壮大
聚焦产业强市目标,狠抓支柱产业壮大和产业链水平提升,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光伏产业链加速壮大,先进制造业成为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器。规模以上先进制造业产值增速保持在20%以上。新增3户产值超百亿企业,新能源汽车产量倍增,占全国份额超过14%,比上年提升6.8个百分点。先进制造业对经济增长贡献加码,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9.2%,比上年提升1.8个百分点。
项目投建加力增效
高质量项目建设成效凸显,新能源汽车、电子闪存芯片等领域产业大项目为高质量发展筑基蓄能。全年施工项目3155个,比上年增加144个。固定资产投资加快增长,增速高于全国、全省5.4和2.4个百分点。工业施工项目占比接近四成,工业投资高位运行,比上年增长25.5%,达到2019年以来同期最好水平。
科技创新加速提质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见效成势。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达到5.18%,居副省级城市第二。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即将突破1万家。获批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成为全国第四个“双中心”城市,将为全市创新引领再赋新能。
内陆开放加快扩大
高水平对外开放扎实推进,中欧班列长安号成功开行跨里海、黑海班列,全年开行量突破4600列,增长20.8%,核心指标稳居全国第一。西安入选全国2022“一带一路”建设案例,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长39.0%,新增上市企业11家。开发区运行机制优化提升,在全市经济发展中排头兵作用凸显。开发区贡献了全市53.6%的GDP,比上年提升2.2个百分点,形成有力支撑带动。
03结语
总的来看,2022年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要求,推动稳经济各项政策措施取得成效,全市经济恢复发展、向好回升。同时也要看到,国际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内经济“三重压力”犹存,经济发展基础仍需加强巩固。
在2023,西安将加速复苏的文旅产业必将带来惊喜,而去年开工的诸多重点工业项目,也将在今年实现投产,相信2023西安的经济成绩单将更加亮眼!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作者:admin,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墨迹游戏网。
原文地址:《1.1万亿,西安GDP较上年增长4.4%,整体经济稳步回升 蓄势向好》发布于:2024-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