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西方一神的犹太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都有奖惩分明的天堂和地狱,一个人百年死后,好人上天堂,坏人下地狱。来自印度的佛教也有天道与地狱道之分,那么中国天堂和中国地狱是怎么样的呢?

道教是中国本土的信仰,道教的天堂和地狱是怎么样的?道教认为,世界万物分为两极,这便是其阴阳学说,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草木、石头等有灵气之物皆可变化成形,并不拘泥于六道,但始终包含在阴阳理论中。

关于中国天堂(天庭或天国)

中国道教的世界观中,天界分为三十六天,欲界六天、色界十八天、无色界四天、四梵天、圣境四天。这其中,欲界6+色界18+无色界4,视为三界之内的二十八重天,众生通过去恶、积善、种福、断欲等方式,可往生其天宫,随功行不同,由三官五帝分配托生。

三界二十八天

三界之外的四种民天、三清天,则是了生脱死、不落轮回的胜境,只要努力修持,任何人都有望达到。此外,还有十洲三岛、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以及十方灵宝天尊所主的十方净土、九星真君所主的九霄之天等,众生依其修持功行,可往生净土天宫,超凌三界,了脱轮回,逍遥快乐。

三清是道教中的至高神,分别居住在不同的天界。玉清元始天尊居住在玉清境,上清灵宝天尊居住在上清境,太清道德天尊即太上老君,居住在太清境。其中太上老君的住所兜率宫,名义上为第二天庭的宫殿,实则悬于离恨天之上。而天庭,即天之宫廷,亦称天宫、紫微宫等,是中华神话中的最高统治中心,位于三十六重天之中的最高天位大罗天,最高处乃是弥罗宫,弥罗宫中的最高处为皇极凌霄殿(凌霄宝殿),玉皇大帝在此殿中统领诸天万神仙佛。

地府的说法也多样,例如有四层血湖地狱、九层九幽地狱、十八层泰山地狱、二十四层酆都地狱、三十六层女青地狱等。地狱专为罪大恶极之人所设,各狱皆有狱主鬼王掌管,罪人日夜受苦,千万亿劫,不闻水饭之名。纵得仙真救度,脱离地狱,犹堕畜生、饿鬼道中,痛苦不堪,且一失人身,万劫难复。

十殿阎王审判庭

酆都被视为道教中的鬼城、阴间天宫。酆都的地狱理论起源于远古时期的鬼族文化,鬼族是以氐羌部落为主体的原始民族。东汉时期,鬼教巫风与道教文化结合,为鬼城建立奠定思想基础。汉末至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的思想和地狱观念传入道教文化中心酆都,与中国民间和道教的鬼神信仰、地下阴间之说相互融合,形成独特的鬼城文化。

在道教的酆都学说中,酆都位于北方癸地,山高二千六百里,周回三万里,其山下有洞天,周回一万五千里。山上和洞中各有六宫,山上六宫主鬼,洞中六宫主神,人的生死名簿归北帝君掌握。北阴酆都罗山有三宫、九府、三十六大铁狱,是冥官考罚罪鬼、死魂之所。人的善恶罪罚由三官九府之司主掌,酆都地狱便是鬼神考对之地。

总之,道教的天堂与地府观念丰富多彩,体现了其对宇宙、生死、善恶等方面的独特理解和想象,同时也反映了其对人们行为和道德的引导与规范。这些观念主要存在于道教的宗教文化和经典之中,是一种精神和信仰上的表达,也是当时现实世界的真实写照,比如道教三十六天的概念,就形成于宋代张君房(岳州安陆人),由他编撰的《云笈七签》卷二十一“天地部”明确提出天界有三十六层,这个概念被道教界接受并且沿用至今。

发明道教三十六天的概念的张君房,他本人生活的时代是公元1000年左右的中国北宋,国家的正统信仰就是道教,所以,作为当时的一个中国官员,他研究道教是政治正确的。

公元1000前后的中国

结合上下时间背景,我们可以推断出大部分的道教洞天福地是在南宋被编制的。

对应道教36天在人间的36洞天,与北宋地图比较更南宋

值得注意的是,张君房本人并没有进入中国天堂(天国),怎么回事呢?他生前致力于研究道教的三尸神,希望借此能逃避冥界地府对他生平事迹的记录。

道教认为三尸神附宿于人体三个丹田,三尸会在特定的时间趁人睡着离开人体前往地府报告你最近的好事坏事。

张君房不想下地狱,他不希望地府知道他的行踪,经过他多年研究,他找到的办法就是不睡觉,他体内附着的三尸神在该打报告的时候就去不了。

但最后的结果你猜怎么的?在张君房死后,他托梦告诉他的一个弟子:他成了地府派驻到你体内的三尸神之一彭蹻。

现代国潮的三尸神画像

#中国#​ #天堂 #中国信仰#​#你觉得我们的民族精神是什么#​#中秋对中国人意味着什么#​#中国人的民族性格是怎样的#​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作者:admin,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墨迹游戏网

原文地址:《中国人怎么去中国天堂和中国地府?》发布于:2024-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