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读过《射雕英雄传》中的邱处机,你了解过《问道无常》中的邱处机吗?

邱处机想必是很多朋友都熟悉的历史人物,尤其在金庸先生的作品《射雕英雄传》广为流传之后,邱处机更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

在《射雕英雄传》中,邱处机被塑造成为武功高强、性情急躁的武林高手,更一度被认为是抗金英雄,对金人的刻骨仇恨以及由此自发的抗金行为,一度影响了郭靖等主要角色,读来的确是令人热血沸腾,气势慷慨。

然而在历史上,邱处机却远非如此:他十九岁出家修道,历经磻溪六年、龙门七载,遍尝世间各种艰辛而最终悟道,成为道教全真派的一代宗师。

在全真派中,邱处机是被尊奉为祖师级别的人物,道教人士对他是要恭敬地称呼一声“邱祖”的,全真派道士每天必读的早晚功课经中,《邱祖宝诰》是必诵宝诰之一,他所写的《邱祖忏悔文》,更是道教弟子每天必读的经典。

对于金朝统治者的态度也大大不同。邱祖出生之时,他所在的山东地区已经被金人占领,所以对于金朝统治者,他并不像南宋朝廷所在的江浙一带地区的人民那样有着强烈的抗金情绪。作为道教人士,历来更是有“顺天应民”的思想,不会以打打杀杀的形式去与当朝统治者对抗。王处一如此,邱处机同样也是如此,尤其在金世宗和金章宗的时候,都曾经邀请王处一和邱处机到过金都,请教道教养生和治国问题。

历史虽是如此,但是在不少文学作品、影视作品之中,全真教以及道教人物都远远有别于他们的原来形象。虽然艺术人物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但是过多的扭曲无疑容易让人产生误解,容易误读先贤,进入历史误区。

有感于此,我于2014年开始创作以邱祖出家修行为主线的历史小说《问道无常》,试图还原历史真相,以邱处机祖师在磻溪和龙门苦修、重阳祖庵传道、与金世宗论道、西行万里劝成吉思汗“一言止杀”为主线,讲述更贴近历史史实的故事。

名为《问道无常》,自然“道”会贯穿始终,只是要把它描摹得明明白白,令人喜闻乐见,实在是考验人的功力。

“大道无形,大道无名,大道无情”,可是它无处不在,无所不包。恒常时,觉不出它的存在,但人心中有“道”,奉道而行,却又能够自然而然地心思明净,善辨世事,最终趋吉避凶,令事顺遂。

文似看山不喜平,要把原本平常无奇的道贯穿在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之中,着实令人煞费苦心。

而更令人担忧的却是,历来修道之人都是“以默而守,以柔而用”,日常生活中往往是沉默多于雄辩,柔顺多于抗争,因此多年来有关道教、道士的话题,当它们走入人们视野的时候,往往是通过非道教人士的口笔,因此彼道教、彼道士,绝非此道教、此道士,而彼道教、彼道士或许已经深入人心。

然而,“中国的根柢全在道教”,尤其在当今东西方文化激烈交锋之时,弘扬中华文化势在必行,而道教文化是我中华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对于道教人物的认识、对于道教理念的正确理解都尤其必要。只是如今道教内部的相关资料还只限于内部流传,要对教外人士讲好道教故事,让人们认识道教人物,还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的话题。

因此要写好《问道无常》的难度,远远超过写任何其他作品,其中涉及宗教情感,首先涉及到就是如何更好地塑造、表现邱处机、马钰、王重阳等祖师级别的人物形象,其次才是考虑市场,考虑人们接受这样一部作品到什么程度,应该如何去宣传推广作品等。

真的很难。

刚开始写的时候,邱处机还只是十几岁的邱哥儿,马钰还是宁海的富翁“马半州”时,这时候写起来是很容易的,他们所接触的人物可以是三教九流,他们可以经商,可以入俗,可以和周伯通、范怿等亲朋好友高谈阔论,但是当王重阳来到宁海,要收全真七子的时候,问题就来了,问题的严重程度几乎等同于自己亲身入了教门,处处需要留心,句句都要谨慎。

刚入道时还好,随着入道渐深,即将悟道之时,这个人物会怎么想,面对别人的求助,他又会做什么呢?和金世宗这样的显贵、和成吉思汗这样传说中的“上帝之鞭”坐而论道之时,他真的还敢于直言吗?

是真的不敢做现在流行的YY。

所以就写得很艰难,几乎是用“爬”的速度才写到了现在的九十万字。

更何况这样的题材未必令人喜闻乐见。

如何打开市场,如何吸引人群,如何让这些文字变现,都是作为凡夫俗子的我需要考虑的。

好在现在还只有大约二三十万的写作量。

支撑自己的好像只有信念了。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作者:admin,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墨迹游戏网

原文地址:《问道,永远在路上》发布于:2024-12-20